奕者谢银罗与艺罗兰的棋局

2017-11-08

谢银罗,灯都江湖人称老谢,来自潇湘之地,2000年出道,艺罗兰掌门人。

 

老谢在圈内名头不小,源于他一手打造的艺罗兰在玉石灯、欧式灯和中式灯三大领域长袖善舞,颇得美名。

 

多人不知,老谢善奕,乃中国象棋高手,且善盲棋。蒙眼对阵,不见战旗猎猎,胸有万马千军。

 

艺罗兰的每一步,亦如他的胸中之棋。


艺罗兰全铜灯


湘 人

湖南人能说会道,语言丰富得像个杂货铺。什么事物,到了湖南人嘴里,都会变得声色俱全,即使是骂人的俚语,也夹杂着颇多的味道。比如说一个人“傻气”,硬说成“宝气”,外地人听了,还以为是在夸他。


老谢来自湖南娄底。他,却少言寡语。


言谈间,他点燃一支烟。烟雾袅袅之中,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。


“岁月不饶人啊,我亦未曾饶过岁月。”话音一落,是一阵爽朗的笑,中气十足。


都说湖南人性格特征十分鲜明,刀刚火辣。这一点,于老谢身上反差甚大。他属于内敛之人。气定神闲,一如对决的高手,拔剑四顾,剑在手,敌不动,我不动……


不过,要说“吃得苦,霸得蛮”,老谢没话说。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,自然是饱经风霜。


“来,请喝茶”。


入口,甘醇,齿颊留香。


奕 者

老谢喜静,善奕,特别是善于下盲棋,始于1985年的高中。


彼时,每每棋局摆开,盘上厮杀,他总能得胜。日子久了,便生“一览众山小”之感。尔后,他发现可以下盲棋,并且小有所成。


盲棋就是不用棋盘,不用棋子来下棋。下盲棋需要非常好的记忆力,将平常在棋盘上走的棋,变成了两个人嘴里的厮杀。重点是要把自己和别人下的每一步棋都记住。


此后,老谢又读了很多书,关于传统文化的。


他明白了,中国文化是“道”的文化。在中国文化中,一切万事万物,都是也都应从道的高度来统摄认识和实践。而从道的高度来看,万事万物无不可以、也无不必须从象理、位理、数理、哲理各个角度来综合认识和实践。


象棋,演象之棋也。从象理入道,即从象理角度出发,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实践。

 


棋 局


2006年,老谢从老家的电脑生意中抽身,转战中山古镇的灯饰江湖。彼时,古镇的灯饰江湖风起云涌。


善于对弈的老谢,没有盲动,尽管他的盲棋功夫了解。


他需要一个时机。时机一到,落子,不悔。


2006年下半年,他迈进了传统欧式灯领域。一出手,便光芒四射,江湖同道一致称道。尔后,他开古镇灯饰行业之先河,做起了玉石灯。


2015年,老谢再度出手。这一次,他把目光瞄准了中式灯。


于江湖人看来,老谢的这一连串招式着实迥异。从欧式灯到玉石灯以及中式灯的跨越,没有超越常人的内力,无异于瞎子点灯。


出人意料的是,老谢点亮了这一排排的灯……


老谢说,江湖已远,未来已来。现在的灯饰江湖,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。于艺罗兰而言,必须练好产品与服务两大内功。产品要做原创,品质与细节丝毫不得马虎,渠道与市场打开了,才能与服务两翼齐飞。所幸的是,艺罗兰一路走来,研发、生产、市场等环节已驾轻就熟,团队稳定,只需要精益求精,才能走得更远。


灯饰江湖就是一局棋。老谢,则以艺罗兰开棋为局,步步为营……


艺罗兰全铜灯

落 子

做中式灯以来,越做越有味道,老谢感叹。他说,中式灯身上的文化印记与情怀,会让其道路越走越远。


在中国文化风靡全球的今时,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柔,明清家具、灯饰、布艺床品相互辉映,再现了移步变景的精妙小品。继承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,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,同时改变原有空间布局中等级、尊卑等封建思想,给传统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。


当然,老谢的心中还有一盘棋——6月,他所执掌的艺罗兰将再度出击新中式灯饰市场。为此,艺罗兰内外兼修,已设计了近20个系列的原创新产品,以内敛沉稳的古意中国为出发点,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,又具备现代感的新设计、新理念。


老谢说,在传统欧式灯领域,艺罗兰相对成熟稳定。发力中式灯,意在打通艺罗兰产品线的任督二脉,做到齐头并进。

艺罗兰全铜灯


标签: 艺罗兰